第十八章 挖野菜(2 / 2)

乡村娃的梦想 张泛硕 5437 字 2020-12-05

“小杉子,谭老师在这,找你半天啦。”有人喊我。

我转过头原来是燕子叫我,谭老师还跟着,我向谭老师跑去。

“小杉子,你咋不在家看书,跑这来干啥,害得我好一阵找你。”谭老师埋怨道。

“谭老师,玩会,观察下大自然,看,杏花就开啦,我还写一首风筝诗,你不是有事吗?”我指着那棵杏树,并把《我想放风筝》掏给谭老师看。

“看把那杏花折完没有。”燕子抢白道。

“ok。”我做个鬼脸,又转移话题:“谭老师,你调走我咋学诗,你走带着我走吗?”

“我不走啦,还教你,学校里决定陆老师教中学二年级的代学,我教你们数学。”谭老师笑笑。

“真的,我妈说你向上面递材料了,你还把小杉子带走。”燕子急促地说。

“原先想回城,现在不想走啦,我不能舍下小天才不管。”谭老师认真地说着,她搂住我的脖子。

我和燕子真高兴,王洪生也过来啦,他也缠着谭老师教他诗,谭老师不理他,我和燕子高兴地摇晃着谭老师,谭老师笑着向桥那边走去。谭老师看完那首《我想放风筝》诗后,谭老师笑啦并鼓励我继续写。写的得完整,、得自然、富有哲理性,我根本不知啥叫哲理,只是嘿嘿笑啦。谭老师又问我:“你真的这么调皮吗?”我的回答是谁叫他不叫我玩的,谭老师还批评我,燕子在下面还加刚,菲菲仍给我站在一起,接的话不找调。谭老师开始讲写作的主要性:“诗人针对绮丽的措辞和换丢揉造作的语言倾向,提出了诗歌的标准:表达要准确、描写要具体、语言要简练、要口语化、大众化、选题要自由、要突出语言的音乐美,不靠节奏的机械重复,表达一瞬间的直觉和思想,用这种客观的有机结合的单位来构成诗。她还讲写诗有的是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韵、丰富多彩的色调,多多观察大自然,写诗想想开始想想结尾,这就是写诗的哲理,多方面的才能吸引人的眼球······”

“谭老师,听不懂,教一首诗吧?”燕子嚷道。

“谭老师,叫教一首现代诗吧?”我也要求道。谭老师教了《大雁》二首,菲菲也跟着学习:

《大雁》二首雁回春天,风和日暖,空中飞回一群群大雁,一雁领叫白雁鸣。

瞧,雁群排着队伍行,我瞅着它们飞来,又目送天边无踪影。

大雁虽远飞,我想变鸟跟着去,也想变云随后行。

远大的理想,自愿拼搏一生留下姓名。

大雁飞行万里却不怕,我迈开大步追去,鞋烂脚破也昼夜不停。

雁去秋天,在空中,飞翔一群群南去的大雁,听说它们是害怕北方的冬天。

我不怕冷,不想百无聊赖的活在这里,却怕听到欺侮天才的谣言。

我不会飞,恨自己没长出翅膀,羽毛永远不能丰满。

渴望,我愿化作一只小鸟,跟在大雁身后作伴。

飞到天涯,——飞到雁回我不返的遥远。

学过两遍之后,我觉得不像谭老师的诗,也不像含蓄诗,纳闷了。

“你咋不学,张茂山。”谭老师看我有点开小车。

“这首诗不像你的?也不是你的风格?更不是你的含蓄派?”我试探问。

“就是谭老师的诗。”燕子肯定说。

“傻孩子,真聪明,这首诗确实不是我的,我在诗刊看的。”谭老师微微一笑。

“作者是谁,写的不错,好像有伤感之心,他给大雁赛跑。”我胡乱地问着。

“管他作者是谁?你能写这样就超过谭老师了,谭老师也写不这样········”燕子反驳道,谭老师不叫讨论这了,又领着我们教起诗来。

( 乡村娃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