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铁证如山不容抵赖(2 / 2)

民国艳殇 檀二爷 5147 字 2020-12-04

沈慕函看到“铁证如山”也就没再说否定的话,他反倒是轻松了很多,因为沈家总算是后继有人了,虽然照片上抱着孙子的是个清秀端正男人,但实际上却也是钺之的情人,也算是他们沈家半个儿媳了。他该如何接受佟参谋长的好意?怎样对待这对“母子”呢?

过了暑假,佟福来又回到陆军中央学校开始了新的课程,由于等待广州,长沙校区的学生入学,上个学期开学的时候已经到了四月了,所以实际上第一个学期只进行了三个月的军事化训练,正式的课程几乎都要在九月份展开,课程都安排得相当紧,十二月份的时候还要学员全部编入中央军的师团见习,这对没有当过一天兵的福来来说将是个重大的考验。

虽说不用一天到晚的操练,但他们依然是每天六点就起床,这让很多公子哥儿受不了,更有甚者就连军训的三个月都没坚持下来就草草退学了。

星期六早晨,起床号一吹响,所有的学员就连滚带爬的从床上轱辘下来,匆忙穿好军服,把被子叠得和豆腐块一样的整齐,随后便紧紧张张的跑到水房洗漱。

洗漱完毕后,大家都来到宿舍外面排成几行集合。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夺心契约,腹黑总裁太迷人全文阅读!”教官站在学员面前喊道,向右看齐这四个字一出口,大家都一丝不苟的倒着小碎步调整队形,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五分钟。

队伍调整齐之后,教官又喊道:“向右转,跑步走!”学员们就排着队用整齐划一的步伐向着食堂进发,准备吃早饭。

从进入食堂到吃饭,必须在十五分钟内解决问题,头一个月很多喜欢细嚼慢咽的学员都不适应,经常是吃了几口就被迫离开饭桌了,操练队列的时候因为热量不够而晕倒的事时有发生。

福来倒是很适应这种快节奏,因为当年他在北京拉车的时候,他经常都是抽空买一块大饼,或者几个包子果腹,所以十五分钟对他而言是足够吃饱的。不过这种紧张的气氛,他起初也很不适应,因为大家伙儿都忙着吃饭,根本没人顾得上说话,闲聊,直到吃完饭列队小跑到教室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才会在课前聊一会儿天。

福来最喜欢的就是地形学和战术学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的教官水平较高,讲课的时候总是能举出生动的范例,这让大家学习起来很有兴趣,地形学教给每个学员熟练地掌握识图、用图的技能和要领,达到行动时判定方位不迷向、到实地能对照地形选准位置、按照地图行进不走错路。为了识图、用图,还必须先了解绘制军事地图的一些基本原理,所以这门课程可谓是寓教于乐,每个人都可以动手绘制战斗时用的军事地图,仿佛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指挥官一般。

而战斗学则着重教给诸位学员何为战斗:战斗的本质和要素,战斗的特点和规律,战斗的主客观因素及其相互影响,诸战斗队形,军种、兵种在战斗中的地位、作用和使用原则,进攻战斗,防御战斗,移动和移动中的驻止,如何与其他兵种进行合同作战等。可以说这门课程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必备的素质之一,不懂这些就是武行出身的“土豹子”,用教官们的话来讲就是“难登大雅之堂”在日后的军旅生涯中很难得到重用。而不管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还是陆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日后的“仕途”如无意外,必然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个个都是根儿正,苗红的蒋总司令嫡系,除了进入第1,2,3,9,10,11师之外,还有可能被按插入后收编入嫡系的队伍中,使地方军阀的武装力量逐渐“中央化”,向党国靠拢。

至于一般人厌恶的外语,他倒是算是有些基础,学起来轻松一些,最不喜欢的就是党义和政治训练,枯燥乏味至极。

为了提高学员们的整体素质,能够吸收最先进的理论和知识,军校还特别聘请了德国顾问任教,只是他们上课的时候需要翻译从旁协助讲解,加之讲的都是德国的一些战斗范例和战史,没有足够的代入感,所以大家学习起来普遍都提不起兴致。

在军校学习期间,福来结识了一个很谈得来的好友,此人老家在河北沧州,名叫周瑞祥,他个头不高,黑黑的,身板结实,长着一张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脸,只有那双黑亮有神的眼睛能给别人留下一些的印象,否则他掉到人堆里都会找不到的。瑞祥的家里是当地的富农,因为家有兄弟三人,所以身为老三的瑞祥就投军报国了,念过中学的他原本是要做教员的,可后来因为读了很多热血题材的小说,便认为参军保家卫国才是男儿最高的志向。

因为都是北方人,所以两人特别聊得来,有时候福来还会邀请瑞祥周日去家里做客,瑞祥很喜欢佟老太太亲手做的炸酱面,说只要一吃这个就会想起家乡的味道。

星期天一大早,福来就约了瑞祥一起去家里玩儿,两人不在一个宿舍所以便说好了在学校外的烟酒店前集合。

福来穿着军装站在烟酒店前喝汽水,已到了金秋时节,路上都飘满了黄色的落叶,眼看着一年就要过去了。他伸了个懒腰,看看手表,刚好七点,瑞祥怎么还不出来,会不会是赖床不想起来了?

想到这儿,他决定回学校宿舍一趟,如果周某人不想起来,他就自己回家了,难得的休息日还要陪着儿子和母亲呢,他可不想浪费时间哦。

但他刚刚转过身,要过马路的时候,几个流氓一样的男人忽的拦住了他的去路。

( 民国艳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