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易阳(1 / 2)

犁汉 痴人陈 2684 字 2个月前

巨大的噪音彻夜响遍在漳水边。</P></p>

那是数百名铁匠在河边昼夜不停的敲打。</P></p>

这种噪音扰乱人心,但没有人真的为之烦躁,因为他们都知道在这弥漫的雾气中淬炼的,是无数的甲械、箭头。</P></p>

在这样的乱世,铁就是力量,就是安稳。</P></p>

不仅仅是噪音,当铁匠们用大锤敲着块铁,将之打造为护胸甲的时候,整个大地都在震动,常使得附近在漳水边捕鱼的渔夫们颇为苦恼,因为鱼都被震动吓跑了。</P></p>

就这样,飘着煤灰的烟尘、震动着大地的晃动、填满世间的噪音,这种种不便,却彰显着这个时代无上的力量,也预示着泰山军这台战争机器开始发动了。</P></p>

早在泰山军停驻在邺城,这座巨大的工坊就已经被建立在漳水北岸。得益于在泰山军在泰山地区的技术储备,和转战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匠人的吸纳。</P></p>

泰山军的工坊很快就在甲械、箭失、铁制农具上爆发了产能。得益于分工和应用水利能源以及煤炭的使用,现在工坊的效率几乎是汉军的十倍。</P></p>

这还是现在工坊还处在产能爬坡阶段,估计再等半年左右,随着分工的熟练和匠人的补充,泰山军工坊的这个效率还能再提高一倍。</P></p>

那时候,汉军将要面对的是何等的铁甲之师。</P></p>

从这里也看出张冲的布局眼光。要发展冶炼行业,最离不开三种东西,一个就是铁、一个就是煤,还有一个就是水。</P></p>

而恰恰邺城这三个东西都有。邺城和北方的邯郸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日后,都是有名的煤铁之都。</P></p>

再加上漳水连绵,这邺城真为王业之基。</P></p>

所以得益于这样的先天条件,泰山军在冬日和春天足足四个月的时间中,打造了不计其数的战备物资。</P></p>

这里面最众多的就是箭失。由铁匠打造箭失头,由木匠制作箭杆,最后由妇人组装,然后统一储备在城内的武库中。</P></p>

在一场战争中,消耗量最大的就是箭失。</P></p>

虽然理论上箭失是可回收的,但谁也不会在战斗中去将射出去的箭失再捡回来。如此,要保证连绵不断的箭雨,就必须携带足够量的箭失。</P></p>

泰山军的弓箭手比例是非常高的。</P></p>

一方面是张冲非常重视弓箭的远程打击能力,在这个时代,谁能将敌人大量杀伤在百步之外,谁就已经赢了一半。</P></p>

所以无论是张冲亲自演武还是之前的武备生的毕业宴,都将弓箭之术当成重中之重。</P></p>

但弓箭手艺不是一般人能会的,多是一些山寮和猎户,而这方面泰山军不缺,无论是之前在泰沂蒙山区,还是嵩山地区,还是现在的太行山地区,泰山军都在有意识吸纳这些具备射箭才能的兵员。</P></p>

但有了弓箭手,弓箭也成一个难点。目前汉军主流的弓箭都是复合弓,也就是由木材、兽角、筋腱一同组成的良弓。</P></p>

这种弓箭、拉力足、准头好,之后一直沿用了数千年,直到被火铳所取代。</P></p>

但这种弓箭纵是千般好,但就是一点不行,那就是制作周期太长,需要一年。</P></p>

而之前泰山军都是转战,哪有环境提前做弓,所以就出现了后面人多弓少的局面。</P></p>

最后张冲没办法,一方面让匠人营现在开始储备制作弓箭,另一方面开始找一种过渡式的弓箭,也就是长弓。</P></p>

这种长弓在英格兰人手上大放异彩,在后面阿金库尔战役中,歼灭法军六千名骑士,这些可都是有名有姓的军功贵族,就这么死在英格兰农民的长弓下了。</P></p>

长弓虽然不错,但对木材质量要求高,不过现在的邺城,乃至整个河北都是林木环绕的场景,找到笔直向上的木材还是没问题的。</P></p>

另外一个要想召到这么多能拉开如此高磅数的射手,也是颇为困难的一件事情。要想拉开这么高,拉力又这么大的弓,非得是那些肩宽臂长的不可。</P></p>

但还在泰山军原先的射手们经过数年高营养的补充,体质都足够胜任这一条件。至于新召的山寮射手们,那肯定是拉不动的。</P></p>

所以他们也只能用老射手淘汰下来的旧弓了。</P></p>

实际上,当张冲选择在军中布置这种长弓手的时候,军中一些军吏,尤其是之前有汉军背景的,是比较建议用弩来补充到队伍中的。</P></p>

比如之前卢植手上的那一支千人大黄弩队伍,就是一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力量。</P></p>

但张冲想了想,还是选择了长弓。</P></p>

无他,就是因为便宜。</P></p>

还有一个就是,他自己也用过大黄弩,这种脚发的重弩虽然威力大、射程远,但射速还是太慢了,平均一分钟才能射出两支弩箭。</P></p>

而长弓呢?如果你一分钟不能射出十支箭,你都不能叫一个合格的弓手。</P></p>

所以要形成真正的箭失覆盖,还是得用弓箭。</P></p>

张冲为每个弓箭手的配置是必须携带六十根箭失。每二十根就是一捆,两捆背后背,一捆束在腰带。</P></p>

也就是说,泰山军的弓箭手如果要密集性进攻,那大概一轮箭雨维持的时间在半刻时间左右。</P></p>

半刻时间一过,弓箭手随身携带的箭失就消耗结束,就只能等待后方辎重送来新的箭失了。</P></p>

这些数据,是张冲测算多次得来的。他要让每个统兵将都知道这些数据,这样才能做到合理调度弓箭手的火力。</P></p>

除此之外,张冲还要让统兵将了解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箭失。</P></p>

泰山军以前装备的只有一种标准箭失,那就是一种轻箭,多用于打击无甲目标。但随着泰山军遇到了汉军主力部队,其披甲率堪比一流,那就需要配更短,更重的箭杆,专门破甲。</P></p>

如果将领不知道这些信息,杀伤力将大打折扣。</P></p>

实际上,这些都是泰山军武备学堂要教的内容,和过往那种神之又神的兵法相比,张冲以后世总结归纳的方法论,开始整理一种可复制的科学兵法,而这些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P></p>

这些都是泰山军准备的军备情况,除此之外很重要的另一个储备就是粮秣军需的准备。</P></p>

战争从来都是一场物资的战争,吃穿用度哪一样不能少。</P></p>try{ggauto();} catch(ex){}

那这些物资都是哪里来呢?当然是来自老百姓,无论是田赋还是口赋,各项物资都是靠老百姓来供集。</P></p>

但这些东西提供的都是原材料,还不能算为成品。</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