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新阵(2 / 2)

犁汉 痴人陈 2677 字 2个月前

而且这种将长矛加长的趋势也在泰山军突骑中出现。张冲同样将严纲那个百人队的马矟加长了,而且为了能在冲锋中平衡加长的骑枪,张冲命匠营专门在甲胃上打造了钩子,专门用来挂住骑枪,好让骑枪能伸得更远。</P></p>

此外泰山军最早的军阵是军副杨茂按照汉法而列的,所以在最前排都是采用宽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右侧率先击垮窄面的敌人。</P></p>try{ggauto();} catch(ex){}

但随着泰山军对步军方阵对抗的需求加深,张冲决定采用窄宽面,大纵深的条状军阵来对抗汉军方阵。</P></p>

因为张冲在第一线对抗中发现,精锐军阵对抗时,双方都会表现出非常强的战斗意识和装备精良的斗具。所以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说击破谁的军阵,往往就是在兵线上僵持。</P></p>

这个时候胜利的关键就是来自于挤压。这个挤压是来自于后方袍泽的压力。就好像拔河一样。一个人拔和两个人拔是截然不同的。这时候,纵深更长的军阵就有更强的挤压力,也就更能将对面压倒,继而打垮。</P></p>

这种对抗到一定程度,手上的武器甚至都没什么用了。因为大家在最前排的都是甲士、到时候越挤压长矛就越没办法攒刺,第一排甚至会出现人挤人,脸贴脸的情况。</P></p>

换句话说,步兵方阵的残酷对线甚至成了一场较量气力的挤压竞争。</P></p>

另外,新式大阵的第一排全部都是纯队,一水的步槊士。在往常,汉兵实际上会在一线放几名特别勇武的悍兵,披数层甲,挥长戟大斧来杀敌。一些精锐的射手也会在第一线,这样就能有足够宽阔的视野对敌人阵线内的军吏精确打击。甚至像羌人这些悍勇不畏死的,甚至会在第一线安排轻装匕首士,等对线时,从汉军戈矛下爬过去,用匕首割肉刀来攒刺汉军的下体,很是毒辣。</P></p>

张冲比此世所有将领都具有改革军阵的能力。从四年前张冲迫不得已卷入这场乱世,他就一直戎马倥偬,都是厮杀在第一线上。</P></p>

而汉军的将领们讲究的是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大帐里就决定了此战的筹划,临战前还画阵表给领军将领。这些人有文化,有创新能力,但却没在一线厮杀过,前线到底怎样,他们不清楚。而具体厮杀在第一线的,虽然觉得这个不行,那个有点问题,但却没有足够的素养来改编军阵。是以导致,汉军军阵不能适应现在具体的战事发展。</P></p>

但张冲不同,他比所有人都有文化,更会总结,又多年厮杀在第一线,所以率先对麾下军阵做了改编。</P></p>

其实,张冲对麾下的改编正是日后三国时期,各家的改编。那时候魏蜀吴三国的军事斗争技能都处在了高峰,都会不约而同重视起步军对抗的能力。</P></p>

回到这里,张冲率先发现,在同等水平的步军对抗里,原先那种花队已经不行了。在前几排将戈矛士、刀剑士、大斧士、射手混编,对阵线冲击力的破坏远远大于对敌军的伤害。</P></p>

张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断定:步军方阵最根本就是密集步槊手的挤压能力。</P></p>

当然,张冲并不会将麾下所有营头都按李、典二部这样安排。因为宽阵和纵深阵各有优势。前者长在两翼包抄,后者长在挤压敌军兵线。一个优秀的统帅需要将手上的工具箱搞得多多的,而不是手中只有一把锤头,看见什么都用锤头锤。</P></p>

就是战争,它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但不仅仅是艺术或是科学。</P></p>

而现在,在这荥泽边,一只两千人的步军就在仓促中结成了这样的新式大阵。其阵在第一面有二十人,每列站了五十人。换句话说,纵深面几乎是宽面的三倍。然后另一段也是这样布置。</P></p>

所以摆在汉军幽州突骑面前的就是这样两条长长的军阵。那冲天的步槊怪异且充满了威慑力。汉军骑军胯下的战马一想到后面要冲这些可怕的,浑身长满巨刺的怪物,皆打着响鼻,不安的用前蹄打着圈。</P></p>

汉骑士们各自有自己的方式安抚着胯下的伙伴,内心也充满了不安。</P></p>

但殊不知,此时这三千汉骑浩浩荡荡的军阵,同样让前排的泰山军焦躁恐惧。</P></p>

这三千骑处在军阵的东南面,背靠大日,他们沐浴在阳光下,散发着无穷的金光。</P></p>

在这霞光中,这三千骑分成了三个巨大的千骑方阵,一面面红色的将旗用黑色书写着各自的主将的名号,而更多的大旗是写着“汉”字的,向对面的这群蛾贼宣示着他们的身份。</P></p>

乃公是大汉最强骑军军团——幽州突骑。</P></p>

这时候,幽州突骑阵内传来一阵阵牛角声,随后三只千人骑军军团都各自分出两只百人骑队,他们皆是胡服鞭发,很显然就是乌桓人。</P></p>

这些乌桓人奔冲到李、典二部军阵前两百步外就开始向两翼分开,之后沿着泰山军军阵外围呼啸发失。</P></p>

左右两边的泰山军一方面忍受着箭雨,一方面还要听那些乌桓人时不时传来的鬼叫。这时候阵内的泰山军弓手也开始向外围游弋的乌桓骑兵回击,但面对高速运动的骑军,效果不大。</P></p>

但实际上,乌桓骑兵的箭雨效果也不大。李、典二部的军士都头戴着四瓣盔,这是一种由四块成型铁片用扎绳相连的铁盔。这种铁盔在周围都有一圈盔檐。对于箭失有着非常好的防护。</P></p>

所以乌桓骑兵也就看着声势大,对武装到牙齿的泰山军来说,伤害不大。</P></p>

对面的骑军统帅也显然看出了这个。接着对面旗帜挥摇,又一只汉军突骑向着泰山军阵线缓缓出列。</P></p>

最前排的泰山军这时候手心的汗都止不住,不是这些步槊有凹槽来抓握,估计很多都抓不住步槊了。当然这步槊过于沉重也是一个原因,长达五米的步槊,此时只能竖着,一旦放下就将再不能举起了。</P></p>

见对面汉军突骑开始慢慢加马速,泰山军两个前排的高阶什将开始下令:</P></p>

“放槊。”</P></p>

顿时最前排的,如林的步槊直接就砸了下来。然后最前排的泰山军步槊士从自己背后拿出一层木板,之后从地上费力抬起步槊的尾端,将木板立着,作为步槊的架子。</P></p>

做好这些后,前排的高阶什将再次下令:</P></p>

“起槊。”</P></p>

随着这声令,第一排的步槊就靠着杠杆原理,低角度的向外抬了起来。一时间,泰山军这个巨兽,向汉军骑军张开了獠牙。</P></p>

就在最前排的泰山军咬着牙准备承受汉骑第一波冲锋时,对面金声大作。随后这些要冲锋的汉骑纷纷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的军阵里。之后,这些汉军骑兵就向着荥阳方向撤退了。</P></p>

李大目和典韦在各自军阵都还在奇怪汉军的行止,就看到东南飘起一阵烟尘,一杆竖着“田”字的大纛摇曳而来。</P></p>

泰山军的骑军支援来了。</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