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武烈(2 / 2)

犁汉 痴人陈 3593 字 2个月前

孙坚此刻双颊红晕,虽醉但醒,他心里也不忿那曹操,但到底还是给自己妻弟说清楚:</P></p>

“阿景,有些事你还是要懂的,就是心里再不喜欢,也不能表现出来。有些人帮不了你事,但坏你的事他们信手就来。这些公族子弟各个觉得什么好事都是应当的,咱们犯不着和他们对着干。阿景,你要明白,这一次随右中郎将出征对你我来说意味什么?所以,咱们就好好打,把功劳立了,其他的一概不管。”</P></p>

吴景明白孙坚的意思,确实这次平定席卷天下的太平道,无论是对他姐夫孙坚还是他吴景都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P></p>

和太平道也打了一个多月,这些人什么成色,他们一清二楚。在他们这些一线将领看来,胜利必然属于汉庭,而到时候论功行赏,他孙坚必然是前面的。而汉家又重军功,这种平定席卷天下的大起义,可能一生就遇一次,而只要抓住,军功封侯也不是没可能。</P></p>

姐夫孙坚现在的事业已经到了一个天花板,他这些年先后做了盐渎丞、盱眙丞、下邳城。虽然一城都比一城大,但一直是在副职打转,没有做过一次主官。其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因为孙坚不是孝廉起家,没去京都过个水,就只能在副职打转。而且如果没有这次太平道起事,可能还要继续蹉跎。</P></p>

所以能在右中郎将麾下参与平定黄巾蛾贼,就是他们孙、吴两家的改命之机。</P></p>

吴景就这样搀扶着孙坚,一路到了他们的左军司马部。顾明思议,这还是个副职,只是因为孙坚自带千人江淮子弟投军,所以右中郎将朱儁才给他一个单独的营头,不然又要继续蹉跎了。</P></p>

走了一路,孙坚酒醒的差不多了,刚走到主帐前,就听到其内传来燕地武夫特有的豪迈声,孙坚只一听就知道是谁。</P></p>

正是他前日收的北中郎将麾下勇士辽西韩当,而与他说话的是右北平人程普。</P></p>

二人原先都是朱儁的麾下勇士,皆是幽州人,按理说他们和孙坚这个扬州人是怎么都不会有际遇的。但那日北中郎将被波才所围,为了打开缺口,孙坚除了带自己千人江淮子弟为先登,还借了朱儁的帐下甲士百人,韩当、程普皆在其中。</P></p>

后面正是靠着孙坚不惜死和朱儁勇士之精锐,他们才成功打开了包围圈。战后,孙坚就和朱儁要了程普和韩当二人。程普是军吏,已经有点地位了,但其人在突围一战受孙坚救命,自愿投孙坚。而韩当是孙坚特别赏识,其人弓马之绝,使孙坚这个扬州人望尘莫及。现在在中原广阔之地征战,正需要此等弓马勇士的时候。所以战后,孙坚就找韩当,问是否愿意转投他。</P></p>

韩当那时就是个帐下武士,只不过是个有点勇武的武士。而孙坚虽然自觉到了天花板,但依旧是韩当望尘莫及的,有这位勇武的左军司马赏识,韩当自负也能有段前程,于是就答应了。</P></p>

所以当朱儁要给孙坚酬功,其人直接要了这两勇士,而朱儁没多想就放了人。</P></p>

不过,韩当和程普在融入孙坚团体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就冲这两人是幽州人,根本听不懂孙坚队伍里的江淮话,两人就要难多了。</P></p>

但孙坚善于得人,几次手段下来,已经使得韩当和程普认同了这个队伍,至于后面,那就是再打几仗的事情。对于这些武夫来说,没有什么比战场更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纽带。</P></p>

这会,孙坚在营帐外一听韩当的话,隔着帐幕就笑道:</P></p>

“好你个义公,我不在就开始在背后说起我的话来,看来我就该行军法。”</P></p>

此言一出,账内先是一静,然后就见七八个将吏排出大帐,其中两人就是幽州人韩当、程普,他们一出来就拥在孙坚边上,七嘴八舌问起庆功宴的情况。</P></p>

韩当这会正尴尬,刚才就是他说孙坚不仗义,这等奢豪的庆功宴不带他们去,而带自己妻弟,真是!</P></p>

孙坚带众将进了帐,就坐在上首的胡床上,笑着对韩当说:</P></p>

“哪什么奢豪庆功宴,倒是灌了无数马尿,现在还这晕着呢。之前确实应该喊你去,毕竟幽州人比扬州人善饮。”</P></p>

随后孙坚就解释,本来这庆功宴确实还不错的,酒肉都少不了。甚至朱儁原先都从长社的钟氏协调来了一队舞婢,准备助军。但后来都被军中真正的主将左中郎将皇甫嵩给取消了,其人说,战事未休,正是丈夫奋舞之时,如何言醇酒美人,几伤壮士之心。</P></p>

看来皇甫嵩是知道,将士前线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多不合时宜。</P></p>

之前孙坚就在朱儁那边,和众将一起众星捧月奉承朱儁。等朱儁一听乐舞被皇甫嵩取消,脸涨着通红,对着送令的扈兵破口大骂:</P></p>

“将士们随我披坚执锐月余,现在还不能享受一下?这义真还拿大话压我?”</P></p>

但话归话,朱儁最后到底还是听了皇甫嵩军令,取消了舞乐。因为皇甫嵩是左中郎将,比他这个右中郎将要高。原先两军分兵还好,各自做主就行,但现在合兵了,他皇甫嵩自然就成了军中主将。</P></p>

当然比职位更重要的原因是朱儁知道自己跟脚没皇甫嵩硬。他朱儁是寒门子弟,受,而皇甫嵩是将门之后,其叔皇甫规在整个天下都是声明赫赫的名将。所以一旦黄巾乱起,国家刘宏是去问皇甫嵩对策,而不是公车请他朱儁去议事,就是因为在人家天子眼里,打西边羌人的肯定是要比欺负南边蛮夷的要更知兵。</P></p>

本来朱儁还不服气,但一出关后,他就打了个大败仗,而皇甫嵩一出手,就抓住战机,差点就能火烧长社,歼灭颍川太平道。虽然朱儁觉得这不是一回事,但在人家国家刘宏眼里,二人高下立判。所以朱儁已经听京中好友说了,国家已经想将他褫职了,但不知道后面怎么又不了了之了。</P></p>

实际上朱儁不知道,他之所以现在还能领兵一路,就是皇甫嵩力荐,甚至将几次击退黄巾军的功劳都让给了朱儁,才让刘宏回心转意。</P></p>

从这个层面讲,皇甫嵩无疑比朱儁更有私德。孙坚要是能隶属在皇甫嵩麾下,可能会功劳更多。</P></p>

但可惜,无论朱儁如何,孙坚是没的选的。他虽是吴郡人,但生在会稽,基本算会稽人。在这个乡党为羁绊第一的时代,孙坚只能抓住朱儁这个乡党给出的机会,而且相比于皇甫嵩的一套一套,朱儁这种反而更让孙坚这种士族圈外人更舒服些。</P></p>

后面众将围着孙坚就讲了一些晚宴的事,而孙坚着重就讲了这次出席的长社钟氏,然后孙坚和一帮江淮吴越子弟感慨,中原不愧是衣冠繁盛,就这小小的长社县,都有钟氏、沉氏这样的世族。</P></p>

钟氏为郡着姓,世善刑律,家里代代出刑法官,可以说是颍川郡中一流的名族。而且还和更有影响的同郡高门襄城李氏通婚,跻身天下名门。孙坚已经听别的军吏说了,他们钟氏这代的叫钟繇,现在不过三十,已经是黄门侍郎的重职了。别看这个和外放县长一样,都是六百石。但人家那个六百石,是专门侍从国家左右,关通内外朝的。这是外放县长能比的?</P></p>

钟繇的境遇再一次让孙坚感慨自己命蹇时乖,想他几次戎马不歇平定民乱盗匪,最后也只是在县丞打转,而人家钟繇和他一般大,却已经直通天门了,还不是因为人家是长社钟家的!而他听说,颍川各县类钟家的世族,县县都有。真的是不能比。</P></p>

但孙坚到底是豪杰性子,眼前的一切没有挫败他,反而让他更加明白,此次随朱儁征战太平道,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了。</P></p>

其实无论是孙坚、曹操还是刘备,皆是百折不挠的性格,而这三人都能建功立业。因为没人永远是顺利的,如果没有不折不挠的坚毅之志,只输一次就要功败垂成,那最后只能必然输。对,说的就是袁绍。</P></p>

孙坚和众将说钟氏的事情,自然是为了激励他们,有活生生的榜样在那里,更能刺激他们建功立业。</P></p>

最后孙坚才说了这次最重要的事,那就是颍川太平道西撤至阳翟,与最早撤至这里的马元义部一起猬集颍水东北岸,意图不明。</P></p>

现在孙坚也和众将讨论这黄巾军的意图,以做好下面的战争准备,毕竟他也是一部主将,需要对战争形势有自己独立的判断。</P></p>

但孙坚明显是多想了,他现在的成员基本都是大老粗,不是江淮的恶少年就是老孙家原来的水寇部曲,再有就是韩当、程普这北地无人,皆胸中无军略,只干瞪着孙坚,意思就是,你说啥,咱就干!</P></p>

孙坚气沮,再一次感慨,孙家武运还需再接再厉!</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