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贾诩归附(1 / 2)

“文和,怎么站着,快坐下。”</p>

刘备从床榻上挣扎起身,就见披着裘的贾诩静静站在一旁,直勾勾的在看着自己,他呼唤好几声过后,贾诩这才如梦初醒,缓缓落坐在一旁的椅子上。</p>

对于贾诩,刘备也不避讳,随口聊了几声,就自顾自的去穿外衣。</p>

贾诩则是坐在原位,望着刘备的背影若有所思,工于心计的他,一眼就瞧出刘备的不对劲,纵然晕厥前的刘备虽没有表露心绪,但他能够看出来刘备心中的郁结,可是眼下,哪里还有半分郁结的影子?和平日里的状态别无二致.不,甚至还有轻松几分,全然不见一丝疲惫,就像是困扰在心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真是单单一夜就能做到的吗?</p>

仙人的居所</p>

我的想法定然不错</p>

只要、只要.</p>

“文和。”</p>

刘备的声音打断了思绪发散的贾诩,贾诩揉了揉眉心,却见刘备朗声笑道,“今日是正旦,子义应该上计归来,等子义归来来,我等得可要好好庆贺一番。”</p>

所谓的上计,就是年终考核制度,始于战国,绵延至今,计是指‘计书’,即统计的簿册。</p>

每到年末,乡县就会将今年管内的户口、钱谷、盗贼之数上报郡国,郡守或国相会统计好数目,差使上计掾携计书上呈朝堂。</p>

前汉通常是由皇帝接受皇帝受计,自光武皇帝重振炎汉以来,接受上计的就从皇帝转变为大司徒。</p>

朝廷根据计簿对守、相进行考核,有功者受赏,有过者受罚。各地所上计书,最后集中到尚书台,由尚书把这些计簿存档保管。</p>

不过,眼下大汉的上计制度早就千疮百孔,弄虚作假不胜枚举,这并非是刘备等人揣测,与凉州刺史宋枭交谈的时候,宋枭就有所提及,本就是来捞钱的,又何必把精力放在治理郡县呢?</p>

黄忠抱拳匆匆离去。</p>

“汉升,去将纸上的人请来。”</p>

“文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有处妙地,在正旦时,都会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p>

刘备没有犹豫,当即找到贾诩,询问缘由。</p>

想到上计的事宜,贾诩笑了,他点点头,“是该庆祝,在简从事的帮助下,我等将计薄处理妥当,其中的内容,必定让陛下满意。”</p>

贾诩回道,“为什么不绕过宋枭,直接将钱财交给陛下呢?将军有兵有将,威名著于凉州,宋枭虽为刺史,却远逊于左昌,朝中有贤宦相助,不如寻一员猛将,借上计的名义,领一支商队,将凉州宋枭所分的部分献给陛下,向陛论述开西域的好处,即能获得数倍的财物,不需要陛下提供什么,只求陛下多征发民夫,令西域长史府配合将军,就能源源不断获取财物。当然此事多要仰仗简从事。”</p>

简单来说,就是踹掉宋枭这个中间商,直接和背后的皇帝做生意。</p>

听到贾诩的话语,刘备的动作都一顿,他哪里不明白贾诩的意思。</p>

见黄忠离去的身影,贾诩张张嘴,不等他出声,刘备就抢先一步开口。</p>

不过令刘备奇怪的是,贾诩过往都会将功劳都赖在其他人的身上,为什么这次就不一样了呢?</p>

难道</p>try{ggauto();} catch(ex){}

刘备望着贾诩,嘴角微扬,他无声笑了笑,暂且将其抛之脑后,而后请来黄忠,在黄麻纸上写了许多名字,交到黄忠的手上。</p>

“诺。”</p>

刘备与宋枭的洽谈被贾诩得知后,贾诩却摇摇头。</p>

“妙地.”</p>

贾诩嚼着这个词,他心道,原来仙乡的风俗就是如此么?还真是简单,,,,,,</p>

“文和你随我来。”</p>

?</p>

贾诩望着有些刘备的背影,先是一愣,而后突然想起了什么,快步跟了上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