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另一个故事(2 / 2)

这个故事越来越有意思了。</p>

桄桄爷捋捋胡子,美了一阵,接着讲道:“后来啊,跟着左良玉到了武昌,又被裹挟着造反,走到半路左良玉就死了,又跟了他儿子。”</p>

“后来他儿子降清,平安沟出去那些人不愿意投降,趁夜逃亡。”</p>

“然后就回来了吗?”骆一航追问道。</p>

“哪儿啊,流落他乡当流民呗,从九江跑回武昌,好不容易安了家。一块出去的人少了一大半。”</p>

“兵荒马乱的,能安定就好啊。”</p>

“安定啥啊,乱兵、流民,走到哪儿都喊打喊杀,占了片荒地搭棚子住。”</p>

“不对啊桄桄爷,他们都是有功夫的,不能进镖局么?当护院也行吧。”</p>

“没那个,想简单了小子,那时候哪还有镖局,行商都没有。护院那得有保人,本乡本土人家才放心,外来的半夜把人财主屠了咋办。”</p>

骆一航这才明白,自己想简单了。</p>

“那后来呢?”</p>

“后来,自己开荒种地,拿起家伙打乱兵,打土匪,好歹是活了。但是光有吃喝,没钱也不行啊,油盐酱醋都得要钱,就组了戏班子去唱戏,反正能打会打,打的漂亮就有人看。一代一代就这么过来了。”</p>

“所以就在武昌安了家……”骆一航点着头应和着,“不对,您现在在平安沟呢,后来怎么又回来了。”</p>

“闹长毛了嘛,又打仗,待不下去了,那时候的几家人一商量,索性回老家。就回来了天汉。到平安沟一看,已经让人占了,只能再走,走到了洋县,找地方安了家,入了桄桄门,闯下名头袍带老万。”</p>

“所以那是……”</p>

“同治年。”</p>

后面的就知道了。</p>

袍带老万又传了几十年。</p>

抗战时期遭遇了轰炸,仅剩下了桄桄爷一个人。</p>

桄桄爷单刀复仇,失手被擒。</p>

后来解放,获救,养伤,剿匪,伤心远走。</p>

最后落叶归根回到平安沟。</p>

直到现在。</p>

——</p>

桄桄爷的故事讲完了。</p>

后来还聊到房间里的将军画像,那是当初卫所的百户,名叫万启,后来开枝散叶,这一支大多也姓万,所以叫袍带老万。</p>

而他知道的这么清楚,是有一直传下来的笔记。</p>

桄桄爷这个故事吧,听着也挺传奇的。</p>

但骆一航觉着,半真半假。</p>

跨度长达两百多年,经历明清两朝,还有混乱的南明,能有这么顺利?一直没有断?</p>

再结合上桄桄爷一贯的爱吹牛,四真六假吧。</p>

回到家里。</p>

骆一航祭出法器——电脑,使用现代仙法——上网搜。</p>

先找到了明朝在天汉的卫所。</p>

搜到确实有卫所,具体位置现在虽然不详,但肯定是有,而且不止一个。</p>

据桄桄爷所说,领头的是百户,几百号人,看规模应该是个“所”,还是最小的112人的百户所。</p>

几百人应该是算上家属的。</p>

军户,屯田嘛。</p>

明朝的卫所制度确实是延续到了明末。</p>

不过嘛,时间上稍微有些小漏洞……</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