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让他零碎的唯物学知识正式形成系统,还对华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不只是华夏文化里的唯物部分,唯心部分也同样有了深入了解。</p>
毕竟,想研究唯物就要同时了解唯心,如此才能更加辩证的看待唯物思想。</p>
事实上,中国古典哲学是没有唯物和唯心之分的。</p>
同一套思想体系,可以同时包含唯物和唯心两种思想。</p>
关键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竟然能做到相互论证,没有丝毫的冲突。</p>
只能说,华夏文化在包容这一块的属性,是直接拉满了。</p>
陈景恪和方孝孺将华夏思想里,关于唯物论的方面单独拿出来,其实算是一种片面化。</p>
这也不能怪他们,儒家从理学开始,就在唯心论道路上狂飙猛进了。</p>
他们也只能跟着去做。</p>
不过问题不大,都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p>
一家独大往往会妖魔化,两种思想碰撞,才能迸发出更璀璨的火花。</p>
总之,在方孝孺的帮助下,陈景恪终于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p>
当这套知识体系成型,原本困扰他的大同思想瓶颈也被打破。</p>
前路一片坦途。</p>
对于方孝孺来说,他的收获也同样巨大。</p>
通过和陈景恪的交流,成功把唯物学的学习门槛降低。</p>
唯物学思想方面,也更加的完善。</p>
更重要的是,对很多内容的解析更加深入。</p>
不少地方,根据陈景恪的思想,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辩证看法。</p>
哲学本身就是人对宇宙的解析,是阶段性的。</p>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p>
就好像,我们追求出人头地,也同样欣赏采菊东篱下的隐居生活。</p>
在同一本书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p>
尤其是华夏思想,更是天生自带辩证属性。</p>
唯物唯心都能完美的放在一起,更何况是同属唯物思想下的两种不同观点。</p>
而且,陈景恪的很多想法,也给了他启发,让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p>
对他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收获。</p>
作为旁听者,叶云流等人可谓是收获良多,对华夏文化对唯物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p>
以前他们只能照本宣科,现在属于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p>
即便是脱离了课本,也能将唯物学讲的头头是道。</p>
为以后宣扬唯物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而且,亲眼目睹两个学者的思想碰撞,更是让他们叹为观止。</p>
尤其是陈景恪的学识,一再刷新他们对天才的认知。</p>
也让他们完全生不起一点骄傲之心。</p>
探讨结束之后,方孝孺没有如往常一般离开,而是大笑道:</p>
“哈哈……我就知道,景恪不会让我失望的。”</p>
陈景恪也欣喜的道:“多谢方兄相助,我亦有豁然开朗之感。”</p>
说罢,两人相视大笑。</p>
叶云流等人也非常激动,连忙将这一幕记录下来。</p>
日后整理成册,这就是传世经典啊。</p>
取个什么名字好呢?方子与陈子?</p>
不过不着急。</p>
以后这两位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多记录一点再说。</p>
这一刻,叶云流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p>
方孝孺没有理会弟子的想法,笑过之后他郑重的说道:</p>
“请允许我将你的名字,写在我的名字前边。”</p>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写在序言里即可……不用客气,因为我也写了一本书,需要你的帮助。”</p>
“到时我也会将你写在我的书的序言里。”</p>
方孝孺早就知道他弄了一套自己的思想,是需要保密的那种。</p>
所以尽管很好奇,却从未追问过。</p>
此时见他如此说,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如此也好。”</p>
叶云流等人听闻此言,也非常的兴奋。</p>
还以为论道要结束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下一轮?</p>
然而马上他们就知道,自己高兴的太早了。</p>
又谈了一会儿之后,方孝孺就带他们离开了,压根就没有聊陈景恪的书。</p>
而且回到书院之后,他就将所有人都叫过来。</p>
吩咐那十名学者,抓紧时间将完善后的唯物学整理成册,然后传授给大家。</p>
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初他将会带领大家正式宣扬唯物学思想。</p>
大家对此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也不敢有意见。</p>
只是第二天,方孝孺就自己一人出发去了陈景恪家中,连叶云流都没有带。</p>
这让众人非常失望。</p>
不过倒也没有抱怨什么,免费让他们听几个月的论道,已经是天大的恩赐。</p>
再奢求更多,那就是不知足了。</p>
叶云流比别人还多了一重惆怅,昨要记录两人的论道过程,今天就被嫌弃了。</p>
创业未半而中道被嫌弃,悲。</p>
另一边,陈景恪在方孝孺离开后,也去了一趟宫里。</p>
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告诉朱标等人,潜台词就是,最近我要闭关没事儿别来打扰我。</p>
众人自然也都知道大同思想的重要性。</p>
或者说,在陈景恪的影响下,核心阶层都已经知道了,思想对于一个政治群体的重要性。</p>
大明想要真正跳出前人画下的框架,必须要有一套更加先进的思想做指导。</p>
而这套思想是什么样子的,众人都一致认为,陈景恪是最为了解的那个人。</p>
如果他做不到,别人就更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p>
所以他们也一直在关注着陈景恪的进展。</p>
他陷入瓶颈之事,众人也知道却无能为力。</p>
关键这事儿需要保密,不能被别人知道,这才是最麻烦的。</p>
只能寄希望于他自己找到突破的方法。</p>
方孝孺的加入,让大家轻松了不少。</p>
眼下陈景恪决定闭关,就意味着他完成了积累,大家都对此充满了期待。</p>
朱标马上就准了他的假期,让他不用操心政务,安心完善大同思想。</p>
从宫里出来,陈景恪又去了一趟书院。</p>
不过在这里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叮嘱大家好好学习,不要操心外面的事情。</p>
之后就回到家中等待方孝孺的到来。</p>
第二天,方孝孺如约而至。</p>
两人依然没有客套,陈景恪开门见山的道:</p>
“还记得当初你决定游历天下时,我给你说的那两个词吗?”</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