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太孙长大了(2 / 2)

这一刻,文管集团更加认定,太孙就是他们需要的君主。</p>

吹捧,狠狠的吹捧。</p>

一定要将太孙的事迹传遍全国,让他的储君之位稳如泰山。</p>

退朝后,摊丁入亩之事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应天城。</p>

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全国传播。</p>

这其中,固然有文官集团讨好朱雄英的原因。</p>

但最主要的,还是摊丁入亩本身。</p>

就算是对朝廷要求再苛刻的人,都不得不承认。</p>

这条政策受益最大的,就是穷苦百姓。</p>

是一条前所未有的仁政善政。</p>

由小见大,太孙果然是仁圣之君也。</p>

不光是有仁善之心,还很聪明。</p>

否则也不会想到摊丁入亩,这样前所未有的良法。</p>

天命太孙的含金量已经拉满了。</p>

正如陈景恪所预测的那般,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播,越来越多藏匿的隐户主动现身入籍。</p>

这也导致,很多试图瞒天过海,藏匿百姓的大户暴露出来。</p>

让锦衣卫的屠刀下,又多了一些冤魂。</p>

也让更多的财富和土地,回流到朝廷手里。</p>

这一次大清查,仅仅是抄没的钱财,就超过了大明两年的岁入。</p>

对朝廷来说,这也算是个意外之喜。</p>

也让朱元璋更有动力去推动改革。</p>

——</p>

且说陈景恪这边,等他们到达梧州府的时候,摊丁入亩之事已经先一步传开。</p>

百姓们听说此事后,自然是欣喜若狂。</p>

太孙在南方百姓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人还未到万民伞就已经先送过来了。</p>

各番蛮部落,不论是已经归降的,还是未归降的。</p>

也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太孙确实是个讲信誉的仁慈之君。</p>

有这样的君主,身为臣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p>

于是更多还在犹豫的部落,选择走出山林。</p>

而两广的各部落,在听说了摊丁入亩之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p>

太孙值得信任,更值得追随。</p>

所以,这一次的谈判出奇的顺利。、</p>

针对两广的复杂情况,朱雄英和陈景恪提出了更具体的政策。</p>

除了之前有的,还加了几条,诸如各部落不得相互用兵。</p>

部落之间有了纠纷,若不能自己解决,就找当地衙门调解等等。</p>

这其实就相当于是,为后续朝廷插手部落事务,留下了一个口子。</p>

本来他们两个还以为各部会拒绝,谁知道对方全盘接受这些条件,且没有额外提出任何附加条款。</p>

并且各部还承诺,若两广有人胆敢作乱,只需太孙一道手谕,各部就出兵协助朝廷平叛。</p>

包括番蛮部落作乱,他们也会出手。</p>

对此,朱雄英自然非常高兴,当场赐予一样自己的信物。</p>

持有信物,他们可以随时入京求见。</p>

“如果地方官吏针对你们,或者你们有别的困难。”</p>

“不要再如以前那般起兵,拿着信物去京师找我。”</p>

“任何问题,我都会想办法帮你们解决。”</p>

“但是我也希望你们慎用此物,若不然我只能将其收回。”</p>

各部也非常满意,他们要的就是太孙的承诺,而不是朝廷的狗屁律法。</p>

现在太孙表现出了诚意,他们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p>

各部首领当场立下誓言,绝不滥用信物。</p>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番蛮部落的首领们为了表示诚意。</p>

反手就把之前勾结他们的,官僚士绅宗族全都出卖了。</p>

其中宗族势力十一家,官僚士绅多达百人。</p>

拿到名单之后,朱雄英眼睛里浮出一抹杀意,迅即就掩去。</p>

并且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道:</p>

“都是大明子民,何至于此啊。”</p>

然后名单就出现在了朱棡手里。</p>

对此他并不意外,在来两广之前,他就派人先一步过来调查情况。</p>

有宗族势力勾结番蛮造反,他早就知道了。</p>

只是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人,不好动手。</p>

现在有了确切的名单,那还等什么,抓。</p>

一夜之间,两广上百名官吏被抓捕,十三家大宗族被围剿。</p>

当然,不可能把宗族所有人都杀了。</p>

抓的都是骨干人员,普通族人只是看管起来,随后会打散安置。</p>

在审理的过程中,有人交代了更多的问题。</p>

比如,有宗族和倭寇勾结,里应外合之事。</p>

朱棡听闻此事也是大吃一惊,他只是傲慢,并不是目中无人。</p>

倭寇大多都是亡命之徒,战斗力是非常强的。</p>

若真按那些人的的计划,自己不知情闯入陷阱,事情还真的很危险。</p>

感受到威胁的朱棡,变得更加危险,于是更多的人被牵连。</p>

就连朱雄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主动去找他谈了谈心,他才有所收敛。</p>

而这落在其他人眼里,也更加坐实了太孙的仁善之名。</p>

但朱雄英却对这个大帽子嗤之以鼻:“什么狗屁仁善,我只是不喜欢乱杀无辜罢了。”</p>

陈景恪也只是笑了笑,一起生活这么久,他太了解朱雄英的脾气了。</p>

朱家或许真的有那种心慈仁善之人,但绝不会是他。</p>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不喜欢随便迁怒他人而已。</p>

碰到该杀之人,他的手一点都不软。</p>

否则这份名单也不会那么快,就出现在朱棡手里。</p>

不能对内迁怒,朱棡就将目光放在了倭寇身上。</p>

因为锦衣卫的动作太快,和倭寇勾结的人,没来得及将消息传出去。</p>

当然,这其中和禁海也有很大的关系。</p>

在严格的禁海令之下,即便是他们这些地头蛇,想要出海也非常麻烦。</p>

仓促之下,根本就没有机会将消息传出去。</p>

也就是说,倭寇并不知道大明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p>

对朱棡这样的军事统帅来说,这些信息差足够布下一张天罗地网了。</p>

于是,没多久朱棡就大张旗鼓的,前往长乐县。</p>

停靠在澎湖列岛的冈本日川,也得到了准确情报。</p>

鱼已经上钩,可以开始行动了。</p>

冈本日川非常兴奋,但他是个谨慎的人,并没有轻易出兵。</p>

而是要求派人去长乐县查看情况。</p>

派来联络的信使一开始很为难,知道他威胁要退兵,才不得不答应下来。</p>

一番有惊无险的实地考察,确认情报无误。</p>

冈本日川终于打消了心中的顾虑,约定三日后出兵。</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