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黄河决堤(1 / 2)

程一民只是翻看了几页,就被里面的内容所震惊。</p>

他知道陈景恪出手肯定不同凡响,但怎么都没想到,比他想的还要厉害。</p>

此时他心中就只有一个想法,难怪敢称之为形学。</p>

此书一出,陈景恪就可以自称为形学鼻祖了。</p>

这还真不是夸张。</p>

陈景恪在这本形学基础书里,提出了很多新概念,并给出了许多新的设定以及公式。</p>

比如角的定义。</p>

中国很早就对角有了认识,比如观测天象,就经常用到这个概念。</p>

民间工匠也离不开角。</p>

只是在民间并不叫角这个名字,而是叫倨勾。</p>

但百姓只知道有倨勾,却不知道倨勾的度数。</p>

而在数学上,也同样并没有清晰的‘角’概念。</p>

反倒是道教,对这方面的研究更深一点。</p>

但道教研究这玩意儿,是为了方便画各种符箓图案,而不是为了研究算学本身。</p>

所以,相关研究也就仅止于此了。</p>

没有形成系统,也没有进一步发展下去。</p>

其实中国很多学问启蒙都很早,但可惜就可惜在,没有继续深入。</p>

陈景恪在这本书里,详细阐述了角这个概念。</p>

并提出了很多定理。</p>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是一百八十度。</p>

比如,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p>

这些还只是比较常见,比较浅显的定理。</p>

稍微深入一点的,坐标系概念,更是属于首创。</p>

嗯,这里只能委屈一下笛卡尔了。</p>

……</p>

总之,只是粗略翻了一下,程一民就再次被这本书的内容所折服。</p>

也为陈景恪的学问所折服。</p>

陈景恪等他合上书籍,才笑道:</p>

“如何?”</p>

程一民用敬仰的语气说道:</p>

“陈伴读学问之深厚,程某心服口服。”</p>

“你的心胸气度,更是让我折服。”</p>

算学只能算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p>

这门形学,完全可以看做是开山立派之作。</p>

虽然很多内容,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而来。</p>

但前人只是零碎的发展,且不成体系。</p>

陈景恪将其梳理成体系,还首创了很多概念。</p>

更何况,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和是不是开山立派,并不冲突。</p>

诸子百家,哪一家不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实践得出的?</p>

也不妨碍他们以创始人自居。</p>

所以,陈景恪完全当的上是开山鼻祖。</p>

这是程一民最真实的想法。</p>

他并不知道国外已经有了《几何原本》,但这并不构成什么影响。</p>

而现在,陈景恪竟然将这本书贡献出来,给大家一起研究。</p>

虽然他还是开山鼻祖,但功劳远不如自己独立出书大。</p>

等于是他将自己的学问,属于自己的声誉,无偿的分给了大家。</p>

或许他对算学圈子有要求,可是和贡献比起来,他所要求的东西根本就不值一提。</p>

这种心胸气度,让程一民彻底折服。</p>

陈景恪很满意这种效果,笑道:</p>

“我可不是为了让你夸我啊,此书能不能吸引算学大家加入?”</p>

程一民肯定的道:“能,太能了。有此书在,天下算学高手,任凭你挑选。”</p>

“那就好。”陈景恪笑了笑,话锋一转道:</p>

“但这次让谁加入,咱们就要好好甄别一番了。”</p>

程一民严肃的道:“伱放心,我心中有数,绝不会再让上次的事情重演。”</p>

陈景恪点点头:“这次的组织形式,要和上次的区分开。”</p>

“一定要将纯粹的算学爱好者维护好,他们才是算学的未来。”</p>

“至于别的,也可以一些招进来,让他们当管事都无所谓。”</p>

“但绝不能将核心研究交给他们,至少不能让他们一个人负责核心研究。”</p>

“防止将来有人退出,导致他负责的那一块要重新去做。”</p>

技术圈子,只要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在,就散不了。</p>

陈景恪已经计划好,等形学书籍编写完成,就正式开始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p>

之后,他又将钢笔、新式作图和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告诉了程一民。</p>

“这些工具,都是我请宫里最优秀的工匠制作而成。”</p>

“你们仿制的时候,就以它们为标准,减少误差。”</p>

因为看过一些形学的内容,程一民更能明白这一套工具的重要性,小心翼翼的将其收起。</p>

“还有长度单位,我也进行了统一。”</p>

“从古人传下来的长度单位里,挑选了一些作为标准长度单位。”</p>

“为了方便计算,我挑选的都是十进制单位。”</p>

“里这个单位,我们就按照两百丈来计算,半里为一百丈……”</p>

“先在我们自己的小圈子里使用,将来视情况看能不能广泛推广……”</p>

研究过算学,程一民自然知道,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p>

更知道十进制百进制优越之处,自然不会反对。</p>

将这些东西介绍完,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形学编纂组如何组建。</p>

这一次,他们搭建了严谨的组织框架,明确了各个职务的权力和义务。</p>

拿定大体框架,具体的工作就要靠程一民去做了。</p>

不过还好,有算学编纂组的底子在,找人变得非常方便。</p>

他直接从上一次合作的人里面,挑选了几个还不错的,作为自己的助手。</p>

大大减轻了工作量。</p>

而且已经返京的邱广安,也会抽空过来帮忙。</p>

陈景恪也没有再和上次那般,当一个纯粹的甩手大掌柜。</p>

时常抽空出宫,亲自参与建设,让大家习惯自己的存在。</p>

又进一步提高了效率。</p>

陈景恪要重新组建算学小圈子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开。</p>

算学圈子里的人,自然非常高兴,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加入。</p>

尤其是计官体系,给予了最高关注。</p>

之前算学圈子解散,少了这个纽带,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的计官体系,再次成为散沙。</p>

说的难听点,在衙门里放屁都不响。</p>

没人喜欢过这种日子,尤其是品尝过好日子,再重新落魄,大家更难忍受。</p>

所以,他们对这个圈子的关注度是最高的。</p>

打心眼里希望,这次的圈子能维持的久一点,</p>

但也有少部分人,心情很复杂。</p>

当初想争夺话语权,结果好处一点没落着,反倒惹了一身骚。</p>

关键陈景恪突然就成了准驸马,地位更高了。</p>try{ggauto();} catch(ex){}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和他闹不愉快了。</p>

总之就是俩字,后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