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恪确实不相信他的保证,但相信马皇后和朱标。</p>
至于朱雄英吗,这货要是都不能信,那自己就太失败了。</p>
所以,听到老朱后半句话,他顿时就放下心来,道:</p>
“谢陛下,臣一定尽展所能,让大明,让华夏文明,成为天下最耀眼的存在。”</p>
朱标欣慰不已,自家老爷子终于学着相信人了。</p>
朱雄英则毫无所觉,在他看来,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p>
福清公主再次被震惊到麻木。</p>
她都有些怀疑,自家爹爹是不是被什么脏东西附体了。</p>
这话是他能说的出来的?</p>
老朱接着又郑重的说道:“但你也要答应咱一个条件。”</p>
陈景恪心道,果然,老朱肯定有条件。</p>
“陛下请说。”</p>
朱元璋说道:“如果咱、皇后、太子、太孙,都看不懂你的用意。”</p>
“不论你的计划是多么长远,多么的好,都暂时搁置。”</p>
“短时间内你都不准再提,也不准撂挑子。”</p>
陈景恪这下真的感动了,他本以为朱元璋会提什么苛刻的条件,没想到竟然如此简单。</p>
于是也郑重的道:“好,我答应陛下。”</p>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氛围顿时就变得更为融洽起来。</p>
朱标和朱雄英都很是开心。</p>
福清公主终于接受了一个现实,陈景恪是特殊的。</p>
朱元璋笑道:“哈哈,这不就妥了吗,来继续方才的话题。”</p>
有些话说太多就显得矫情了,默契达成就无需再多说。</p>
陈景恪也果断继续方才的话题:</p>
“建国之初,百姓刚刚从动乱中走出来,还一无所有。”</p>
“此时当军户对他们来说,就是获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钱。”</p>
“他们自然非常开心,对陛下也感恩戴德。”</p>
“他们会积极的种田,会拼命打仗。”</p>
“既是回报陛下,也是保护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p>
众人都不禁点头,这一点分析的确实很好。</p>
对一个乞丐来说,谁给他们一个馒头,谁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p>
建国之初的军户就是如此。</p>
“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又有言,人不患寡,而患不均。”</p>
“当天下太平了,他们能吃饱穿暖了,追求也会变高。”</p>
“尤其是看到别人,可以经商,可以做工,可以读书参加科举。”</p>
“而他们,却只能当军户,什么都做不了。”</p>
“慢慢的,他们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p>
“从原本的感恩,变成不满。”</p>
“但,若是朝廷能严格执行军户制,他们倒也不会有太大意见。”</p>
“毕竟军户虽然地位低下,又没有自由,却也比很多百姓要强上一些。”</p>
“怕就怕,制度会崩坏……而军户制,也必然会崩坏。”</p>
众人都精神一振,终于要开始讲制度如何崩坏了。</p>
陈景恪顿了一下,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p>
“首先是土地兼并,这是无法逆转的。”</p>
“当地方士绅强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军户伸手。”</p>
朱元璋无奈的点点头,熟读史书的他很清楚,兼并是无法阻止的。</p>
自己可以靠杀戮解决,但不能指望后世所有子孙,都能如自己一般。</p>
他只希望,彻底崩坏的局面能晚几年出现。</p>
“最可怕的还是内部腐化……”</p>
“军户世袭,卫所从指挥使到千户百户,再到下面的小旗,大部分也是世袭。”</p>
“军队的规矩有多森严,陛下也清楚。”</p>
“面对上级,军户连一丝反抗的机会都没有。”</p>
“现在大明军纪严明,军官还不敢太过分。”</p>
“但时间一长,军官必然会将军户当做奴隶一般使唤。”</p>
“而且是世世代代为奴,永远都无法摆脱。”</p>
“到那个时候,卫所就会成为军户的地狱。”</p>
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p>
这种局面,只是想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p>
这还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上百万人。</p>
关键这还是大明赖以生存的军队。</p>
这样的军队,不造反就不错了,哪来的战斗力。</p>
“军户们要么家破人亡,要么逃亡成为黑户。”</p>
“逃亡后,要么卖身给富贵人家为奴,要么就只能铤而走险。”</p>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危险的是等到敌人打来,朝廷就会发现无兵可用。”</p>
“若是发现的早还好,若是发现的晚,后果不堪设想。”</p>
“就算发现了又能如何?”</p>
“改?这是祖宗之法,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庞大,会各种阻挠。”</p>
“不改,这就是身上的一个烂疮,会造成持续不断地流血,直到天塌地陷的那一天。”</p>
朱元璋已经彻底被说动,斩钉截铁的道:</p>
“改,咱立即就改。”</p>
“此政始于咱,也要从咱手里结束,绝不能将问题留给后人。”</p>
“该如何改,你尽管说。”</p>
朱标也不禁颔首,军户制确实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p>
朱雄英依然很淡定,我就知道,只要景恪一开口,那必然是改。</p>
福清公主一双美眸异彩涟涟,难怪爹爹和大哥对他的态度都如此特殊,果然厉害呢。</p>
陈景恪感受到她的目光,只觉得有些怪异,不过也没多想,继续说道:</p>
“军户制至少还能坚持十年不会败坏,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解决。”</p>
“总体来说就是放开,有条件的还他们自由。”</p>
“就以这次营建新都,黄河改道为例。”</p>
“抽调十万军户前去营建新都,许诺他们,待都城营建完毕,就地为他们分配土地定居。”</p>
“这些军户必然会拼了命去干活。”</p>
“且他们对陛下都非常的忠诚,又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能更好的稳定新都。”</p>
朱元璋不禁连连点头,道:“好,这个法子好,咱觉得可行。”</p>
他还举一反三道:“黄河改道也可以照此办理,到时在黄河沿岸为他们分配土地就地安置。”</p>
“如此,既可以帮助朝廷完成这些大工程,还能妥善安置军户,可谓是一举多得。”</p>
陈景恪嘴里的军户,并不是现役军人。</p>
指的是现役军人的家属。</p>
大明军制,从军户里抽调青壮参军,家人屯田。</p>
所以,抽调屯田的军户,并不影响现役军队的数量。</p>
因为自己的家人可以获得自由,还能获得土地。</p>
现役军人会受到激励,作战更加勇猛。</p>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军户制被取消,大明必须尽快确立新的军制才行。</p>
否则很快整个军队系统就会陷入混乱。</p>
朱标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就问道:“军户制取消后,我大明该使用何种军制才好呢?”</p>
众人目光都看向了陈景恪。</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