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马可波罗(2 / 2)

蹲大牢的日子很是无聊,唯一的娱乐就是囚犯们互相讲述过往经历给解闷逗趣,而马可波罗的讲述引得同一个号子的意大利商人鲁斯蒂谦大加赞赏,认为这个故事能火,能挣大钱!</p>

于是在老鲁的鼓动下,老马口述老鲁执笔,涉及了了中东、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十来个地区国家风土人情的马可波罗游记就此成书。</p>

书中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虽多,但中国毫无疑问占据了最重要的篇幅,全书四卷,其中两卷的主题都是中国和忽必烈,占据了一半的篇幅。</p>try{ggauto();} catch(ex){}

但我们上面所述的全是来自于马可波罗游记当中记载的推测,实际上马可波罗自己究竟有没有到达中国,实际上至今还是个悬案。</p>

一方面,老马对中国的某些内容叙述非常详尽,比如货币、制盐、税制、司法等。</p>

而其中的苏杭篇章更是不吝言语赞叹西湖之景,从亭台楼榭到城市运作,从贸易流程到苏杭名胜,叙述详尽到杭州有多少个桥梁有多少个广场,以上这些记录比《元史》还要更加详细。</p>

但另一方面,老马也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忽必烈如何喜欢他,对他赐钱赐官赐仆人,按理来说这么受宠的一个色目人必然会在史册当中留下记录,但无论是《元史》还是当时的民间野史,从来没有提过有马可波罗这么个人“简在帝心”的人物。</p>

最不合理的则是老马自称在中国生活了十六年,但在民生方面比如茶文化、筷子、道教、汉字、教育制度、缠足等等,以及当时已经横亘在中华大地上一千多年的长城,都没有在游记当中留下只言片语。</p>

所以我们在往期曾经聊过一个说法,就是有学者认为老马可能只是进行了一次远航旅行,中国的种种事都是从当时的元朝水手那里听来的,毕竟对本土人来说,司空见惯的民生相关确实没有介绍的必要。</p>

但如今回过头来看,老马到底有没有亲身到过中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可波罗游记》确实发挥了堪称推动时代的作用。</p>

在老马游记发表之后大约二十年,另一位东游的意大利商人鄂多立克也同样发表了《游记》。</p>

两本游记的共同点就是对当时中国之繁华极尽溢美之辞,几近神话之国,这引得当时的欧洲人一部分半信半疑,一部分则心驰神往,而最终寻找富饶中国的接力棒不出意外的,传入了葡萄牙手中。</p>

葡萄牙至今依然存有1428年葡萄牙王子访问威尼斯时购买的两本马可波罗游记,足可见其对葡萄牙航海业的引导作用,而更实际的是葡萄牙留下的其他记录。</p>

1502年葡萄牙绘成了第一张标有赤道线和热带回归线的地图,其上明确标注了通过马六甲海峡之后到达地区是何等富饶,并猜测绝大多数珍宝都是来自于中国。</p>

1504年葡萄牙国王写给天主教国王的信件中,称葡国船队成功了发现“一个瓶子价值百金”的富饶东方。</p>

1508年葡王向船队指挥下达了一个冗长的命令,要求他们查明“秦人”的所有情况,包括其舰队规模、火炮数量、信奉教派、是否是异教徒等等。</p>

随后,1510年葡萄牙用武力抢夺了印度的果阿,宣布此处为葡萄牙领地,并建立了名为“中国人堡垒”的贸易站。</p>

次年葡萄牙舰队占领了马六甲海峡,远东航道被彻底打通。</p>

从这一年开始,葡萄牙人开始络绎不绝的前往东方,前后五十年间,详细介绍东方情况的《中国情况记》《第三十年史》《东方地理志》《中国之路》等著作陆续发表,这些作品成了《马可波罗游记》最好的补充,当时的大明帝国也一步步在葡萄牙人眼中褪去神秘面纱。</p>

读着这些作品的葡萄牙人在南海为所欲为之后,在心中构建出了当时西方对明帝国的初步印象:</p>

富饶,弱小,毫无防备。</p>

并最终引发了东西方的正式碰撞。】</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