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非常人非常事(1 / 2)

“华夏贤才,何其多乎?”</p>

许昌府衙中,曹操听得刘备身旁那容貌俊朗之人的兴叹,很是赞同。</p>

虽不知那元曲的韵调如何,但秋思一篇只需轻轻读上两遍就能明白何谓民间小调。</p>

既未俗至市井沟槽,又未雅至高不胜寒,读书人作市井歌,好才子叹常人愁。</p>

而那潼关怀古又将这民间小调推至了大雅之范畴。</p>

曹操自是懂得诗赋的,方才读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他也叹乎其人心志之坚,志向之高洁。</p>

而那名为王炎午所作的沁园春,他虽同光幕所说一样对其口吻不太看得上,但也同样承认其用词相当精巧华丽。</p>

但无论如何,那宋词宋诗与汉诗还是有其相似处的,反倒是眼下这元曲更不拘一格。</p>

潼关怀古全篇不过44字,曹操心中默读数遍也依然觉得无一字可改,用词之简练意境之隽永,无愧乎一代大家。</p>

只不过这后世之赞,曹操还是略有一些牢骚不解:</p>

“兴亡兴亡,与乱同事罔不亡,百姓自因此而苦。”</p>

“与治同道罔不兴,治世百姓如何苦?”</p>

“若是兴亡皆苦,那治乱又有何分别?”</p>

曹操看到张飞眉毛登时就有竖起来的趋势,而紧接着,刘备示意了一下打断了让这个莽将军气哼哼将脸别向一边。</p>

“孟德以为,何为百姓?”</p>

这个问题本应该很简单,但刘备这么特意问反倒是让曹操沉默了一下,而结合那张养浩的生前事,他也明白了一些:</p>

“兆民群黎皆百姓?”</p>

刘备点点头,面色上却是起了几分唏嘘:</p>

“后世史中,孙曹刘俱往矣,皆归于司马氏。”</p>

“司马氏则承汝子孙奢侈之风,天下虽归一,相较于我等此时,其治自可称兴,然百姓受其害更甚,司马氏又不修德,内患外乱并起,绵延数百年。”</p>

曹操安静听着,眼看着刘备面色上又起了几分欣慰色:</p>

“且孟德定是不知,起义之事,后世历朝历代皆不绝。”</p>

“而千百年前仆后继之下,后世百姓终立了那无帝之朝。”</p>

曹操面色上有了几分疑惑:</p>

“起义?”</p>

“就是类似黄巾之事,后世谓之农民起义。”</p>

“非逆乱乎?”</p>

“百姓亦人也,汝亦为人也,孟德能为父报仇鞭挞徐州,百姓无活路如何不能揭竿而起?”</p>

这话说得曹操也愈发沉默。</p>

在他的认知里,百官诸强才为百姓,非是四海黎民也。</p>

而若是依刘备所说的话,难怪这光幕之说里对涉及黎民之福祉的皆大加赞扬。</p>

且黄巾之乱成了黄巾起义……一时间曹操遐想良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