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主战不绝对(2 / 2)

但眼看着帝后相和,最终也只能无言摇摇头,瞧着光幕心底浮一点期待,他可记得那宋慈就是南宋人吧</P></p>try{ggauto();} catch(ex){}

……</P></p>

“终得窥见此词全貌矣!”</P></p>

刘备心情微微有些激动。</P></p>

从光幕之所见,一千七百年后的后世依旧为季汉之倾覆遗憾,而如今再观——在清清楚楚知晓了这南宋之窘境一,在知晓了这辛弃疾之困顿之后,又自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P></p>

他仿佛能看到一个少年弹剑高歌,看到一个青年人五十旌骑卷尘南下。</P></p>

赤心示天子,白首顿平生。</P></p>

郁郁不得志二十余年,梦中犹记北伐兴复河山。</P></p>

不知道这六十余岁的辛弃疾登楼展望,是否记起来他刘备也曾叹髀肉复生</P></p>

如今他刘备已经居洛阳复旧都,能洒然自若的思考这“天下英雄谁敌手”之问。</P></p>

但不知这辛弃疾可能尽其平生志</P></p>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P></p>

孔明也是挥扇轻叹,几乎顿时间便为之赞叹。</P></p>

就连鲁肃脸上也有了笑意:</P></p>

“等汉业既成,定然效仿此诗词,赋文记之。”</P></p>

张飞大笑:“那鲁军师可得快点,作的定然要比后世之改动好上许多。”</P></p>

“后世之改动”</P></p>

“对哇,俺还记得两句,嗯……”</P></p>

张飞回忆了一下顺口道:</P></p>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P></p>

“天下英雄谁敌手赤壁夷……大哥莫要打了。”</P></p>

眼见面前主公跳起追着弹翼德将军脑壳,鲁肃目瞪口呆。</P></p>

【意料之外,或者说情理之中,辛弃疾的镇江知府之职很快就被撸掉了。</P></p>

而原因倒也很简单,他跟韩侂胄有了矛盾。</P></p>

这事儿听上去颇为天方夜谭,因为当时的韩侂胄急于北伐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辛弃疾也是二十六岁上过《美芹十论》当着赵构的面儿喊北伐的主。</P></p>

两个主战派的矛盾也很简单,辛弃疾并不赞成开禧北伐,更是喊出了“伐金更需二十年”的口号。</P></p>

主战不绝对,便是绝对不主战,辛弃疾因此遭言官弹劾,再度免职。</P></p>

之所以要求暂缓北伐,当然不是因为辛弃疾“构了”,更大原因还是辛弃疾发现了他曾献上的《美芹十论》当中的重大缺憾。</P></p>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美芹十论》是两宋毫无疑问的顶级军事巨作。</P></p>

其中对于北伐的设想很是超前,希望以川蜀、襄阳、淮西起兵吸引金国注意力,然后起战舰沿海路北上直插山东,既能北上直捣黄龙,也能与南面陆军策应对金军包围,这种陆海协同的战术在古代极端少见。</P></p>

他还建议在文臣中选择机敏人士入军为参谋,但要求这类参谋只能列席旁听以及为士卒解释战略目标,不能染指指挥权,以免重蹈唐朝监军之祸,这制度有了一点政委的味道。</P></p>

他甚至还相当大胆的建议对朝廷和军制改革,提出了“谋贵众、断贵独”精简隽永的建议,也有点民主集中制的味道。</P></p>

他还精准判断了金国的衰弱,论据相当有哲学思辨的味道,“未得志则冒死亡以求富贵,以得志则保富贵而重其生”。</P></p>

从历史发展角度我们也知道辛弃疾判断的没错:</P></p>

金国女真勋贵的堕落速度放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