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的君王被匈奴人取笑呵斥,晋臣们只觉心被啃噬,直到此时,他们方觉周昌自尽是多么的正确。
也有晋臣开始寻死,但就这样死去,他们不甘心,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联合被俘虏的将士,企图带着皇帝出逃。
也有人悄悄来找赵仲舆,「我有属官降了苟晞,近日他派人悄悄与我写信,说苟晞兄弟与王赞打算反叛出来,我们何不与他联盟?」
赵仲舆一听说是苟晞就一脸嫌弃道:「苟道将已不是昔日大将军,你觉得他能反出去?」
「我觉得可以,石勒当年横行于冀
州,就是被苟晞所败。」
「那是昔日的苟道将,不是今日的,」赵仲舆道:「他要是还有当年的心志,一月前就不会投降石勒,他这两年养坏了,谋事一定不成。」
又说王赞,「虽有忠心,却无谋略,更不是可与之辈,你要是为了激刘聪杀陛下和我等,我自愿意跟随,可若只是为了自救,劝你离他们远一些。」
对方不乐意了,「我怎会想激刘聪杀陛下呢?」
皇帝可以自尽,也可以死在战场上,但不能被俘后冤杀,那样还有谁会愿意相信晋还有起来的机会。
一个公司,如果员工在它身上看不到未来,大家肯定会跳槽的。
现在虽然前路昏暗,但还有一线生机牵着,习惯了随风逐浪的晋臣们就会继续呆在坑里,晋不会一下全灭。
赵含章名义上还是晋臣,她治下可有不少忠于晋的臣属,赵仲舆也怕他们伤心失望之下跳槽匈奴,所以他绝对不会让匈奴人杀了皇帝的。
皇帝可以自杀,但不能被俘虏后杀害。
还是得另立皇帝,不知道外面找到皇帝的人选了吗?
赵铭在找,虽然赵含章说她不会另立皇帝,但他还是得找个宗室握在手上,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很多人都在找,战场内外,波诡云谲,谁都看不清云雾中藏着的未来。
本来在郓城答应得好好的,会出兵支援的众刺史一走不回,连光州刺史王敦都跑了,而且他是带着光州的兵和粮草跑的,直接跑到徐州,护送琅琊王和王氏族亲一起逃到了扬州。
晋帝被俘的消息传出来后不久,民间便有传言,说炎帝一脉的子孙尽殁于郓城,连太子都死了,皇帝被俘,没有宗室活着出来。
于是,扬州刺史、光州刺史和徐州长史一起上书请琅琊王为大盟主,统领全***事,组织盟军反抗匈奴。
王导和琅琊王道:「赵含章现在雄踞中原,她的态度至关重要,大王不如去信一封,征得她的同意,可再封她为副都督,统管北地事宜。」
这是要将南北分开,他们先掌握男方。
琅琊王有身份便利,他是宗室,做大盟主,他比赵含章更名正言顺,但论权势和声望,琅琊王远比不上赵含章。
所以琅琊王心虚。
不过,王导道:「大王有王氏,我王氏愿倾尽所有协助大王。」
琅琊王就按下心虚,按照王导的指点给赵含章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