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镇国皇太子(1 / 2)

身为孟氏家主,孟悬从来都明白,一朝大王一朝臣的道理,并且这道理在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同样适用。

孟悬硬着头皮熬过了始皇帝,甚至熬过了胡亥,好容易等到了曾经有“仁义”美名的长公子扶苏回到了咸阳,原本以为自己这波稳了,甚至有可能从九卿之位挪一挪,望一望三公之位的时候,却是突然遭此晴天霹雳。

这皓首老臣,一时间呆若木鸡,趴在地上,久久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殿中其余“骑墙党”的旧臣们,却是比这位老迈昏聩,没有自知之明的治粟内史识相的多。

他们心中自有猜测,“长公子”这恐怕除却“杀鸡儆猴”之外,还有给自己从北地带来的亲信,“腾位置”的做法。

于是他们一个个新中揣着不甘,却同样高声请罪。

“启禀长公子,臣有罪,于社稷无功,致使逆贼、奸臣、伪帝当道而不能劝阻,不配享国之俸禄,是以我等请辞!”

“准!”

这确实是这些人想多了,他原本只是想“杀鸡儆猴”,震慑群臣一番,免得让他们以为自己还是曾经那位“长公子扶苏”。

但这些“骑墙党”何等精明,仅仅通过处置胡亥一事,他们就敏锐的认识到,眼前这位“长公子”,与过去可是大不相同了。

于是方晓顺水推舟,当即一挥手,便将这朝廷之上的三公九卿全然更换一新。

“姚公,如今朝廷空乏,我年轻,又久在边地,缺乏经验,是以这朝政还要仰仗与你。”

罢免了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家伙,自然就该轮到重新组织构架,没有什么犹豫,第一个安排的便是于破咸阳城一事上,出了大力的内史姚贾。

岂料,这满头白发的老臣,听见这话,眼神面色一肃,当即走到方晓面前就是一个大礼,旋即铿锵有力的高声说道,“长公子,老臣如何,尚在次要,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是以当今首要,还是请长公子速登帝位,继皇帝号!”

姚贾这话一出,当即满朝应和,便是他从北地带来的亲信们,也是一同躬身长拜,口中山呼不止。

听见这话,方晓眼中先是有激动向往升起,紧接着却又有阵阵犹豫闪过。

当皇帝哎!这要放在一个其他的穿越者身上来说,已然应该是达成了终极目标,走上人生巅峰了。

可方晓不同,他可是明明白白的知道,当上皇帝,便是代表着任务完成,那么有很大的可能,会立刻被系统带回末日方舟。

这若是放在他刚来之时,那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现在他身上的牵绊与责任实在是太多了。

别的不说,如果自己一走了之,那么这残破的大秦帝国又该如何?追随自己,被自己改变了命运的北地军民百姓、蒙毅、李信、王离、陈平等人,又会有什么下场?

还有王妗,这个国家给他发的老婆,又会面临什么?

这都是让方晓不能不去思考的。

而在长久思考之后,他早已经下定了决心,那就是做事就要有始有终,在真正将秦旗插遍天下每一个角落之前,他绝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

可想不登基,那就必须拿出一番说道来,否则自己强硬压下,定然会使人心离散,这绝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回过神来,听着耳边的山呼海啸,方晓微微抬手,众人见状,声音渐渐敛去。

“诸位,可认得此剑?”

一边说着,一边将早由尉阳奉上的天子太阿剑举了起来。

众人闻言,眼中露出诧异之色,不明白“长公子”想要说些什么,此时难道不应该顺势答应,定下登基的日期吗?

满朝文武,也仅有陈平与姚贾,眼底有叹息之色闪过,从之前改变称呼的“试探”之中,他们似乎又有些“明白”了“长公子”的想法了。

果不其然,紧接着就听长公子说道,“太阿剑,想必诸位都认得,当年逆贼荆轲托献图之名,阴以刺秦,彼时先帝佩戴的便是此剑。”

说到这里,方晓长身而起,持剑走到殿中,随后将剑系于腰间。

“先帝当时便是如此佩剑,诸位且看,此剑长七尺,有甚者,甚至高过一些成年男丁,如此长的剑,便是以先帝威武雄壮之躯,尚不能一拔而出。

若非太医令夏公以药囊击贼,且群臣大喊王负剑,而后先帝方能以广阔背脊,雄壮臂力以及冷静心神,一拔而出断贼右股,此后含怒灭燕,以雷霆之势横扫天下!

然如今,诸位以为我与先帝相比如何?”

众人闻言默然不语。

“诸位无需避讳,论治国功绩我不如先帝,开疆拓土吞灭六国,我不如先帝,使秦法传遍天下,令六合同风,九州同惯我亦不如先帝。

我自认气量尚不足以承此天子之剑,是以我意已决,在扫平六国回复大秦天下之前,登基之事不提也罢!”

“可长公子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此一来军心民心恐有所失,且也会令山东六国逆贼生出遐想,小觑了我大秦。”

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姚贾,陈平咬了咬牙,同样出来请愿。

“陈君与诸位所虑我自知之,是以自今日起,我便以镇国皇太子之名,暂时统领大秦朝纲,每议事之时,于皇座之旁设偏座,而天子剑则供奉于皇座之上!”

这话一出,在场中人也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古语有云,王架出行,太子镇国,如今“长公子”的提议,自然也说得过去。

当然,不会有不开眼的蠢材跳出来质疑,说这“皇太子”到底是始皇帝之皇太子还是二世皇帝的皇太子。